|
|
搶救襄汾鸚哥戲 |
||
|
我今年72歲,是襄汾縣新城鎮沙女溝村的一個老農民,熱愛歷史,熱愛戲劇。八九歲開始唱鸚哥戲,而且都是大本頭戲,如惠風扇、苦節圖、節義樓等。一本戲通常需要五六個小時才能演完,曲調是四句為一板式,還有哭板、落板、起板等曲調,沒有絲弦伴奏,只有大戰鼓、干板、大小銅鑼、大小銅鈸樂器。 2008年戲曲專家發現了此劇,先后在《臨汾日報》《山西日報》作了報道,被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。此后,又有縣、市、省以及北京的戲曲專家進行實地調查,還組織了幾位老藝人當場表演。專家們將保留下來的古老戲裝、衣物、道具和幾本外觀殘缺斷頁、面目皆非的老劇本進行了拍照整理,其中有的衣物手指一碰就掉塊。專家特意囑咐我們要將這些原物都保存好,方便日后進一步考察發現及傳承。現在,我知道的會唱鸚哥戲的老人還有一個,已經87歲了。如再不搶救,就將失傳。 我們的鸚哥戲與其他地域的秧歌不同,不是由民間小調、山歌、民歌轉化而來的,而是從一種原始的敲擊樂演變而來的戲劇源頭。 解放前,每年都要演唱好多次,除元宵節社火演唱外,還有驅逐瘟疫謝神戲、天旱求雨謝神戲等演唱活動。解放后,三八婦女節、五一勞動節也都要演唱。1953年,我們還到襄汾縣文化部門調演過,“文革”中停止過,時至今日又恢復了鸚哥戲的演唱。去年,我們又購置了古裝戲的衣服和帽子,計劃將此戲再進行革新演唱。 ■ |
|
本文作者:胡大可;本文來源:山西日報20130808 |
||
太原道制作 http://www.37165144.com ( 2013-11-05 ) |
||
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:太原道 >> 山西民歌與山西戲曲 |
工作QQ:3786689 國際域名:http://www.37165144.com |
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戲曲 山西名人 晉商文化 山西紀實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滄桑 大同煙云 文化論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