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仙則名東浮山 |
||
|
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太行山深處的東浮山,就是這樣的山。 東浮山也叫東浮化山,主峰位于山西平定縣張莊鎮郭家垴村。 東浮化山海拔僅有1270米,山勢平緩、樹木稀落,不明就里的人只當它是座普通的小山。其實,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傳說——“女媧補天”。據多種古籍記載,神話故事里的煉石之處,正是東浮化山。 東浮化山現在已開辟成一座森林公園。從北坡的停車場拾階而上,一座八米高的石牌坊威立眼前。牌坊橫額有“東浮化山”四個大字,為趙雨亭所書;兩側石柱上分別鐫刻著的 “云騰山而有象”“石入水而不沉”聯句,則取自現存于東浮化山媧皇廟里的清代進士黃汝香所撰 《重修東浮山媧皇廟碑記》。 漫山遍野的褐紅色石塊,正是東浮化山的奇絕之物。這石塊孔坑密布、狀如蜂窩,或褐或赤、入水不沉,被當地百姓稱作“浮石”,東浮化山或曰東浮山便由此而得名。據地質專家考證,東浮化山的 “浮石”,實是1000多萬年前火山爆發不斷噴出的海綿狀巖漿凝結所致,而民間則盛傳其為 “女媧補天”之遺灶。 太行山,在古時候又被稱作“皇母山”或“女媧山”,這是許多人所不知道的。平定縣東浮化山上的“女媧煉石補天臺”遺跡,與晉城市的“媧皇窟”遺跡、吉縣柿子灘“女媧巖畫”以及遍布壽陽、左權、黎城、聞喜、襄汾、洪洞等地的數十座 “媧皇廟”“媧皇行宮”和大量經久流傳的“女媧”故事,都清晰勾勒并一再印證了“女媧”——這位真實存在過的遠古時期杰出首領在太行山上率領萬眾開疆拓土、頑強生活的奮斗軌跡。 游覽東浮化山當夜,皓月如盤,很少做夢的我竟飛身到五彩境界中:萬道霞光里,東浮化山山腳下三塊相互倚靠成鍋灶狀的黑色巨石周圍人頭攢動,從巨石頂端架著的百米口徑大鍋里冒出的白煙直上云天。放眼望去,掩隱在山頂綠樹環抱之中的媧皇廟金碧輝煌,有輕揚的鐘聲悠悠飄來…… ■ |
|
本文來源:山西日報20130619;本文作者:馬春生 |
||
太原道制作 http://www.37165144.com ( 2013-08-13 ) |
||
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:太原道 >> 山西紀實 |
工作QQ:3786689 國際域名:http://www.37165144.com |
山西旅游 山西民俗 民歌戲曲 山西名人 晉商文化 山西紀實 山西文史 太原文史 太原滄桑 大同煙云 文化論壇 |